宮廷普洱散茶:以芽茶為主之輕發酵熟散茶,在熟茶中屬于高質量與高單價茶
品。
7262:1999年以后所出現之高單價熟茶餅,發酵度較低,湯質柔滑、口感較重。
以芽茶鋪面、3~6級茶菁為里茶。
7572:最早出現之勐海茶廠熟餅,現為勐海茶廠主力常規茶品。發酵度較高,新
味較不明顯、口感滑甜。3~8級茶菁拼配,以5~6級為主。
7592(8592):亦為勐海廠主力常規熟餅,出廠價格較低。發酵度較7572輕,口
感最重,新茶略帶酸苦,然經過多年陳化或入香港茶倉則成為消費者接受
度最高熟茶品。面鋪3-6級菁,里茶以5~8級為主。
7562:勐海茶廠主要常規磚茶,發酵度較低,口感稍重。以3~6級茶菁混拼不鋪
面。
倉儲的影響
入倉的定義:企圖以人工方式改變自然環境,例如增濕、增溫、不通風、添加藥劑等等,以利茶品快速陳化。但儲存于一般人可以長期居住之環境,則不屬于『入倉』定義。
2001年,當坊間還是以香港與廣東濕倉為主,筆者在網絡上即不斷提倡干凈、油亮的干倉茶品,甚至是完全沒有經過人工快速陳化倉儲的『未入倉茶品』。這一二年來,市場走向,尤其臺灣與大陸市場也如筆者預期完全以新茶與干凈茶品為主。但有一點須注意的是,筆者所談論的干凈未入倉,是指生茶品;以個人觀點,熟茶品因為已經以人工渥堆發酵,多數活性物質都已轉化,如果往后儲存陳化沒有增濕增溫,熟茶品在短時間內香氣口感很難再有明顯改變。
以目前人工快速陳化的茶倉,不同于自然環境,增濕增溫不通風等等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香港與廣東茶倉。香港茶倉因為長期儲存老茶品,加上經驗累積,所陳放出來的茶品別俱風味,可說具有市場的區別性,無可取代的地位。廣東茶倉為近十年來后起之秀,目前較好的茶倉是以低溫低濕不通風的概念,藉由新茶本身濕度在不通風的環境下加以后發酵,不同于香港茶倉的老倉陳味。
生茶品經過快速陳化處理,其優點在于能立即將苦澀度降低、湯色轉紅、滑口帶甜。而熟茶則能將渥堆味(新味、腥味)快速去掉,湯質滑潤,出現明顯陳香。也就是說,二者共通點,入倉能將新茶的刺激味快速消失。
然而入倉的負面影響有下列五點:一、倉儲過程耗損大,霉變可能性大增。二、外觀與餅面油光消失。三、倉味永遠不會消失。四、同一批茶,香氣口感品相差異大。五、與未入倉茶對沖斗茶,其倉味竄鼻而難受,口感香氣喪失。
倉儲與熟茶香氣
香氣與口感屬于個人感受,一般很難以文字形容。以下所形容陳述,為普洱專書或坊間為表達共通感受而加以形容倉儲后的香氣,在此筆者稍作整理說明。
荷香:需一定年份以上,輕度入倉之輕發酵芽葉熟散茶特有香氣,有如干荷葉香,
如宮廷普洱、白針金蓮。
棗香:輕發酵之熟老葉,有年份之未入倉茶,或是輕度入倉茶品。有紅棗香與熟
棗香之分,如7581、棗香磚。
蔘香:入濕倉較重之青壯葉熟茶,或輕度濕倉之老熟茶,然二者香氣差異大,主
要香氣來源為茶葉木質化香氣,如8592、7562。